?> 

主页新闻中心业界动态

珍惜共享单车城市治堵之功能

发布时间:2020-09-18

 

自共享单车诞生以来,它引发的绿色出行热潮让城市交通和人文环境发生了显著的积极变化。报载,高德地图和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共享单车项目推出之后,广州的拥堵程度下降了4.1%,同时自行车出行的占比直接从5.5%翻倍增长到了11.6%。报告还称,共享单车的出现,让82%的人放弃乘坐五类车。

这份名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同时指出:上海、广州、深圳“跌”出堵城TOP10榜单。观察近三年的高德“堵城”榜单,广州的拥堵指数连续三年下降,并且低于北京、上海。仅凭直觉,公众也许感受不到有多大变化,但从媒体表现来看,近两年关于拥堵的报道明显减少了。

不管广州拥堵程度下降4.1%、“跌”出堵城TOP10榜单是否精准,仅就广州拥堵程度不升反降的态势,仍不啻于一个奇迹。按理说,城市道路资源增速有限,远跟不上机动车保有量的涨幅,城市拥堵程度只会与日俱增。想想城市拥堵给市民带来的烦恼,再联系城市为治堵所花的精力与财力,就不难想象共享单车之功。

但是,共享单车发展过于迅猛,却给非机动车道添了堵。就在上个月,广州市有关方面约谈在穗经营的6家共享单车企业,要求停止新车投放,按下“暂停键”。不仅广州,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南京、福州、郑州等许多城市也纷纷对共享单车亮“黄牌”。共享单车遭到尴尬,多少有点咎由自取的意味,为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各大企业无序投放车辆,给城市带来了环境及管理压力,不但管理者烦,公众也有意见。但是,考虑到共享单车具有改善城市微交通、助益城市治堵之功效,城市管理者是否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和企业一起去做好这项事业呢?

现阶段,城市共享单车的主要问题并非总量超饱和,而是投放严重失衡——饿的饿死、饱的撑死,中心城区与热点区域堆积如山,非中心区域难觅踪影。其实这是市场自由竞争导致的失灵,很正常。企业总是追着利润跑,城市管理者所要做的,就是适度纠偏,保障公共利益。譬如,对非中心城区实行鼓励政策,将有助于企业进行均衡投放。

再进一步,如能抓住共享单车逐渐被公众认可的好机会,趁热打铁,加快构建、完善城市慢行系统,那更是功能无量。荷兰被誉为“最适合骑行”的国家,无论上班还是旅游休闲,人们都更愿意选择自行车出行,这与当地方便安全的道路设施紧密相关。荷兰拥有长达3.5万公里的自行车道交通路网,不但连接起城市内部的古迹、博物馆、公园和公交站点,还把城市和乡村连起来。

所以说,对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慢行,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不能简单地把孩子与脏水一块倒掉。


(转自 信息时报)